一、实验类型选择
类型
适用场景 | 特点 | |
---|---|---|
三点弯曲 | 常规材料(金属板材、塑料棒材) | 操作简单,应力集中明显 |
四点弯曲 | 脆性材料(陶瓷、玻璃) | 弯矩分布均匀,减少局部应力 |
反复弯曲 | 线材、薄板(铜线、钢带) | 评估延展性(记录断裂前弯曲次数) |
二、试样制备标准
尺寸要求(以三点弯曲为例):
板材:长度 (t为厚度),宽度≥20mm
棒材:直径 ,标距段长度
加工要求:
表面无划痕、毛刺(砂纸打磨至Ra≤1.6μm)
长轴方向与材料轧制方向一致(针对各向异性材料)
三、实验设备与参数设置
设备清单:
万能试验机(精度±1%)、三点弯曲夹具、位移传感器
关键参数(参照ASTM E290):
塑性材料(如铜):1-5 mm/min
脆性材料(如铸铁):0.5-2 mm/min
跨距(S):(t为试样厚度)
加载速率:
压头直径:(防止试样压溃)
四、实验步骤
试样安装:
将试样居中放置于支撑辊上,确保压头对准中心线(偏差≤1mm)
预加载:
施加10N初始载荷消除间隙,位移归零
加载测试:
按设定速率加载至试样断裂或达到预设位移(如5%跨距)
实时记录 载荷-位移曲线
数据记录:
最大载荷 (N)
断裂位移 (mm)
试样尺寸(厚度 、宽度 、跨距 )
五、结果计算
六、失效模式分析
断裂类型 | 宏观特征 | 微观特征(SEM) | 典型材料 |
---|---|---|---|
韧性断裂 | 断口呈纤维状,明显塑性变形 | 韧窝结构 | 低碳钢、铝合金 |
脆性断裂 | 断口平整,无颈缩 | 解理台阶、河流花样 | 铸铁、淬火钢 |
混合断裂 | 部分纤维状+部分平整 | 韧窝与解理共存 | 中碳钢、钛合金 |
七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问题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措施 |
---|---|---|
试样滑动 | 夹具夹紧力不足 | 增加防滑纹/使用液压夹具 |
数据波动大 | 加载速率不稳定 | 校准伺服阀,检查传感器 |
断口偏离中心 | 试样对中不良 | 使用激光对中仪辅助定位 |
八、安全与标准要求
安全防护:
佩戴护目镜,设置防护罩
定期检查设备载荷上限(避免过载)
标准合规:
金属材料:ASTM E290、ISO 7438
塑料材料:ASTM D790、ISO 178
环境控制:
温度23±2℃,湿度50±5%(GB/T 2918)